被誉为国球历史里程碑,1995年的天津世乒赛发生了什么?
电影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》于2月11日-12日、2月14日全国点映,2月17日全国正式上映。1月25日,由邓超、俞白眉导演,邓超、孙俪、许魏洲、段博文、蔡宜达等领衔主演的春节档电影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》“春节坦诚相见会”路演行至天津。这部名为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》的电影,唤起了天津人的一段集体记忆,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,讲述上世纪90年代初,中国乒乓女队成绩斐然的同时,中国乒乓男团却处于低谷时期,在徐寅生、李富荣等老一代乒乓人和领导的支持下,时任男乒主教练的蔡振华临危受命组建新队伍,带领马文革、王涛、丁松、刘国梁、孔令辉“五虎将”,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,终于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绝地反击、重回巅峰。电影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》微博视频截图在不少老球迷的记忆中,1995年世乒赛是中国乒乓的历史里程碑。当年发生的故事,你知道吗?那届比赛,中国乒乓球队斩获了全部七项冠军。而做到这一点,在彼时并不容易。赛前,中国男乒正处于低谷期中。至暗时刻1988年,中国男乒兵败汉城奥运会,“低谷期”也随之而来。1991年千叶世乒赛创世乒赛团队成绩历史最低、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男单无缘金牌、球队青黄不接……时任男乒主教练的蔡振华也谈起了成绩不佳的那段苦涩回忆,“世界上都这么说,中国男队要想重新站起来,最起码需要十年以上”。那段时间,瑞典男团实现世乒赛三连冠,在世界乒坛缔造了“瑞典时代”。本次影片技术指导、原型马文革亦感慨道,“一输球我们压力也很大,三届六年了一直没有拿到这个(世乒赛男团)冠军。”正是在这种逆境中,世乒赛来到了天津。为了能够扭转不利局面,以蔡振华为首的教练组决心组建“新军”,“国乒五虎”应运而生:马文革、王涛、丁松、刘国梁、孔令辉。资料图:马文革,1968年生于天津,曾获第10届、第13届世界杯乒乓球赛男单冠军。1995年参加第43届世乒赛,与队友合作为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夺回失去六年之久的男子团体冠军。2009年1月,马文革辅导队员训练。 天津日报记者 姚文生 摄资料图:1995年,第43届世乒赛5月在天津举行,中国队继1981年世乒赛后第二次包揽全部七项冠军。图为该年5月12日,新秀刘国梁淘汰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。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艰辛备战然而,从低谷重回巅峰谈何容易?引用电影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》预告片中形容“国乒五虎”的一句话:伤的伤,瞎的瞎,小的小,老的老。队内头号球星马文革受伤病困扰,状态难比往日;老将王涛已不在最佳比赛年龄;而刘国梁、孔令辉等人彼时还是缺少大赛经验的小将。即便前路荆棘满布,但跌入低谷的国乒男队却早已下定决心:打一场翻身仗。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缩短与欧洲强队之间的差距,彼时国乒男队多次奔赴国外参加欧洲公开赛,适应欧洲球员技战术风格的同时,从中汲取经验丰富自身打法。时任领队黄飚回忆道,“当时以蔡指导为首的教练组,都是围绕着怎么去打翻身仗,开展技术层面和日常管理等工作”。资料图: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在比赛中。在乒乓球台挥洒汗水的队员们,内心异常坚定。他们敢于面对低谷、直面挑战,在煎熬面前,对于胜利的渴望已化成一种执念。在严阵以待中,国乒男队等来了家门口作战的机会。绝地反击1995年5月,第43届世乒赛于天津正式揭幕。国乒男队的目标只有一个:重新向冠军发起冲击。一路闯关进入决赛后,等待在“国乒五虎”面前的正是彼时独占鳌头的瑞典男团。终极对决中,名将瓦尔德内尔击败了马文革和王涛,帮助瑞典队一度取得领先。此时,国乒队员丁松发挥出色,他帮助队伍扳平比分。决胜局中,王涛2:0横扫佩尔森,国乒男队捧回了阔别6年之久的斯韦思林杯。成功拿下最后一分后,王涛将球拍扔向空中,倒地难掩泪水。队员们将蔡振华高高抛向空中,享受着来之不易的胜利。电影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》微博视频截图“全场观众爆满,我们卧薪尝胆了6年,吃了6年苦,决赛前大伙信心十足!”现任天津乒乓球男队主教练马文革将当时的场景娓娓道来。在那场世纪大战后,国乒男队走出低谷,逐渐坐稳了霸主地位。1995年世乒赛,中国乒乓球队派出了29名球员参加了全部七项比赛。在团体赛外,国乒选手也包揽了男、女单打四强。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,天津世乒赛成为了一代人的美好回忆。或许很多人真正爱上乒乓,爱上国乒,也始于那段热血故事。
安全的网上购彩平台